究竟有没有报应?
经过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再经共产主义无神论改造,现在的人基本不相信善恶有报这样的论调。但是,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善恶有报的现象。笔者经营中国冤情网十余年来,所见各地因判冤假错案而遭报应的不绝如缕。2015年接受《晋城慈善志》修编工作以来,留意到古往今来行善积德之记载不少。现略举数例以为鉴。
汉琅琊郡东海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周青孝顺婆婆,却被小姑栽赃陷害,致县令枉法裁判,将其斩首。狱吏于公为其据理平冤昭雪,与人曰:“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后,于公之子于定国当了廷尉、丞相,孙子于永官至御史大夫。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据此写成著名剧本《窦娥冤》传唱至今。
宋代董煟《救荒活民书》记:“苏杲,眉州苏洵之父。杲轻财好施,急人之病,孜孜若不及。凶岁卖田以赈济其邻里乡党。逮熟人,将偿之,君辞不受,以至数破其业,危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 后,苏洵、苏轼、苏辙均显荣,盖与此有关。
清朱樟修雍正版《泽州府志》记:“金代陵川赵振,姿性淳厚,好施予。父殁,哀感路人。析产推肥于其兄,而自取其薄。里中贫不能葬者,悉为周赙。又注药救病者,赈粟救饿者,赖以全活甚众。识者曰:‘公阴德大矣,后必昌。’至天眷(金熙宗年号)中,二子安时、安荣,皆廷试第一。”
改革开放后,晋城市晋庙铺一带群众以个体运输发家。大约1986年时,河南沁阳山王庄一个个体运输户上山拉煤,载重车开到晋庙铺镇草底铺村时,将车停在一个饭店门前,自己进店吃饭,草底铺一个人喜欢讹人,就将山王庄人的一车炭强行卸下三分之一。山王庄人虽然生气,但因在地头蛇门前,也只能忍气吞声拉着减耗后的半车炭下山。十多年后,草底铺此人也开始搞运输,一次拉炭下山,车到山王庄时,突然抛锚,无法开行,于是停下来修车。这时,一个人近前观看,。这一看不打紧,却发现修车的人是十多年前在草底铺卸掉自己半车炭的那个人。他不声不响走上前问:“还认识我吧?”修车人一脸懵,不知所云。山王庄人就说:“你不记得那一年在草底铺,你把我半车炭卸掉的事了?”修车人无论如何不会料到,时隔十多年,还能遇到当年那个人,但经提醒,只得承认当年那件事,且马上陪着笑脸递上一支烟说:“你怎么在这?”山王庄人说:“这就是我家。”草底铺人才明白,自己的车坏到人家门前了。山王庄人不愠不火说:“今天遇上了,把当年卸我的炭还我吧?”草底铺人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抗拒,乖乖将一车炭全部卸在了山王庄人门前。
说无报应,此是何故?天道轮回,人力难违。
1990年,我做《山西老区报》记者,接触到晋城城区西街居民王竹林。当时正为小叔子和弟媳将自己和长女砍伤而诉讼。其小叔子十几岁时,父母双亡,王竹林嫂子为娘,将其养大,并为其娶妻。后因水泥厂建设,祖坟迁移,小叔子不管,王竹林与丈夫马福印独立出殡十八口棺材。
其家住县政府西侧,地理位置优越。祖宅四合院分配时,小叔子必要多占一个房子,按照晋城习俗,长子要多分一套,因为他要为老人养老送终,因此小叔子不愿,遂与哥嫂发生矛盾,并大打出手,用菜刀将嫂子王竹林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砍断;又将侄女右肘砍断。故意伤害肯定够了。可是,当时的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旭买与其弟媳有私情,常深夜至其家行奸,致使此案不能依法追诉。
王竹林干脆放弃追究,搬离祖宅,到娘家买地盖房,并从此做祭祀用品,用她的话说,就是“给神做贡献”。至1994年,王竹林上街购物,遇到原来的老邻居。邻居告诉她,马宝珠(王竹林小叔子)让车压断一条腿,现在坐着轮椅,啥也不能做。王竹林告诉我,这就是报应。
1997年8月17日下午14时许,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八亩地村居民刘桂兰的女儿杨娇娇上学渡湖坝而遇难,刘桂兰为此起诉丹江口市水务局,因法院枉法裁判,导致刘桂兰上访。经政法委协调,法院先给刘桂兰解决8500元钱,后又协调昌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给刘桂兰一套住房,但刘桂兰认为一套住房不足以弥补心灵创伤,继续上访,法院便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刘桂兰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刘桂兰找到法院绝口大骂,谁判她,谁就不得好死!两月后,判她的法官果然暴病而死。
湖南省花垣县杨三妹,丈夫石治安(湘西州纪检委干部),因宅基地与舅妈发生争执,到法院打官司。诉讼期间,舅妈去世。后来官司赢了,舅妈家人就将判决书拿到坟上烧掉。2015年清明节,杨三妹到舅妈坟上祭奠,许诺说,不管过去我们怎样争执,毕竟还是一家人,你要照看好我们。话音未落,一股旋风刮来,卷起纸火,将其冬裙燃着,落下一身烧伤疤痕。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之谓也。(郭学宝)
附:《希夷梦》第四十:
符命之说,贤者弗道,然有不可解者。宋艺祖以乙亥命曹翰取江州;后三百年乙亥,吕师夔以江州降元。以丙子受江南李煜降;后三百年丙子,少帝为元所虏。以己卯灭汉,混一中原;后三百年己卯,宋亡于崖山。艺祖生于丁亥,建国于庚申;元太祖之降生与建国之年,亦同。宋兴于周显德七年,时恭帝八岁;亡于德佑元年,少帝四岁,讳显;显德二字不期而合。又同庙号,亦曰恭帝。周有太后在上,禅位于太祖;宋亦有太后在上,归命于胡元。故昔人诗云:“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凡此岂皆偶然者,何其奇也。(《花朝生笔记》,蒋瑞藻《小说考证》续编卷一,第4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